查看原文
其他

快递都停了,你为什么还想打开手机淘宝?

点击关注 遇见觅游 遇见幸运

整合编辑:觅游李楠学长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

很多同学应该都读过这句话,这是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一书的开头。1970年这部书出版时,不可谓不石破天惊。“让·鲍德里亚对时下已有的大众传播提供了最为精彩的后现代批评”,———这是当代英国学者尼克·史蒂文森的评价。为《消费社会》撰写前言的L.P.梅耶也说道,《消费社会》所针对的是“由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竭力支撑着的恶魔般的世界”。

 

《消费社会》作为一本著名的学术著作,与传播学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作者提出的“消费社会”概念,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被反复地引用研究。其对当下社会精准的界定,即使是从几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依然不觉过时。

 

与许多我们熟悉的著作四平八稳的论述风格不同,《消费社会》中的鲍德里亚辞锋尖锐,对当下社会中许多“异像”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有些话语时至今日仍会让我们觉得背后一凉。随便读几句:

 

谈消费

“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

 

谈女性

“女人之所以进行自我消费是因为她与自己的关系是由符号和表达维持的……女人对自己的眼光,对自己的皮肤都没有自信,属于她自己的东西丝毫不能给她带来自信……”

 

谈自主选择:

“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只是一个假象,所有的消费者都在生产者的掌控之中。消费者只是在不断的‘趋同’,在规定的选择中,向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而那个样子本身也是被生产者规定好的。”

 

谈比较

“在我们这个‘区分性的社会’中,每个社会关系都增添着个体的不足,因为任何拥有的东西都在与他人比较的时候都被相对化了。” 

在书中,鲍德里亚明确宣布:“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并赋予了“消费社会”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作为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中的一员,你中枪了吗?

 

1、

“沉迷花钱无法自拔”


“消费社会”根本区别于传统的生产社会。生产社会是以生产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

“消费社会”则是以围绕商品消费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前工业社会属于生产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的消费完全是出于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真实需要,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然而在后工业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已经不是根据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不是商品的实际有用性,而只是商品具有的符号象征意义。

 

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某种象征交换价值,“需求瞄准的不是物,而是价值。需求的满足首先具有附着这些价值的意义。”包括消费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地位、品位、时尚等象征价值,从而把自己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被这种消费主导的“生产”,已经不是为了生产财富和剩余价值,而只是生产一些符号性的“标志”。

 

2、

“流行什么买什么”


“消费社会”使日常生活彻底地商业化。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消费对象还是消费活动,都具有一种强制的普遍性,一方面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东西都逃避不了被消费的命运,另一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整个领域都被商业活动彻底地“殖民化”,人们对“一切都要尝试一下:因为消费者总是怕`错过'什么,怕`错过'任何一种享受。”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论是从早到晚的“小循环”,还是日复一日的“大循环”,都是完全跟随着商业的运作进行,社会上“流行”什么,人们就追赶消费什么。特别是休闲活动的发展,更是把日常生活和消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商业已不只是经济活动,它直接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尤其是“文化工业”的昌盛,使文化越来越染上商业特性而陷入“无深度性”,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流行文化性质。最为明显的是,全球各大都市中商家的橱窗,它们既是当下“流行文化”的博物馆,也是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公众示范处,又是表征日常生活变化的“晴雨表”。

 

3、

“所有的色号我都要”


“消费社会”使人的性和肉体进行自我消费。一方面性和肉体被当作资本进行运作,另一方面又被当作消费的对象进行消费。在这种通过广告、时装表演等商业化操作的过程中,女性模特儿始终具有优先的地位。

 

如艾弗琳·苏勒罗所说的那样:“人们向女人出售女性的东西……,女人自以为是在进行自我护理、喷香水、着装,一句话即自我`创造',其实这个时候她在自我消费。”当女人们热衷于对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进行保养时,粗看起来是对各种化妆品、美容品这些商品的消费,而实际上却是在消费肉体自身。她们对身材的健美、对容貌的保养,表面上看似乎是她自身的需要,实际上却是为了取悦他人,是对社会上“流行”和“时尚”的不由自主的附合。其结果是消费者的主体性缺失,对肉体的崇拜代替了对灵魂的崇拜,并成为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4、

“这个品牌会让我看起来很有品位”

 

“消费社会”使消费行为成为纯粹的象征行为。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所有的消费品,当它们被人们消费时,都不再是生产的产品,而是一系列的象征着某种声誉、地位、欲望的符号系统。人们消费的不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赋予的意义,特定的消费体系成为一种特殊的编码系列。

 

“消费并不是围绕着某个个体组织起来的,因为根据名望或类同的要求,个体的个人需求是以集体语境为索引的。其中首先有一种区分的结构逻辑,它将个体生产为`个性化的',也就是生产为相互区别的,但是根据某些普遍范例及它们的编码,他们就在寻找自我独特性的行为本身中相互类同了”;“即共同拥有同样的编码、分享那些使您与另外某个团体有所不同的那些同样的符号”;这种“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物品/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

 

消费一种产品就是消费它象征的意义。“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为了追求某种商品内在指向的意义,人们愿意消费那些超出其使用价值数倍的商品,这就是符号在消费社会的魅力所在。


5、

“现代社会人人平等”


“消费社会”造成“平等”的表象。在“消费社会”,不仅是一个国家内工人和老板能开同样的汽车,去同样的剧院欣赏演出,他们的孩子能够进同一所学校受同样的教育,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也都有可能消费同一种产品。鲍德里亚认为这只是一种“平等”的幻觉,社会下层的人企图通过相同商品的消费跻身上流社会是极其困难的,由于受到“消费社会”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马克思的革命方式已经失去作用。

 

互动:你同意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这些批判吗?

欢迎在评论区写出你的观点。



 通知:

觅游VIP早鸟班,为保证学习效果控制招生人数,目前停止招生,不再扩招班级人数,敬请理解。未报名的小伙伴们,寒假也要加油呀!

早鸟班详情戳👇图片了解:觅游寒假VIP早鸟班开班:优秀是一种习惯!

特别通知

最近微信改版,未设置星标可能会收不到推送~

小伙伴们请按照右边两个步骤设置“星标”哟。


遇见觅游 · 遇见幸运

微信公号 : 觅游新传考研

新浪微博:觅游新传考研

喜马拉雅FM:觅游新传考研

伴随式教育 ▏相信坚持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